倪以理表示,香港應從系統交收等方面不斷完善,配合人民幣國際化進程。來源:大公報
  中新網2月11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,香港從2004年2月底起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,至今整整十年,作為首個離岸人民幣中心,成績有目共睹。港人幣(人民幣)資金池由當年的區區百億,猛增至去年底突破萬億;於2009年開展的人幣跨境貿易結算,由零開始到去年共錄得3.841億元規模。香港金髮局成員倪以理形容,這十年香港扮演著人民幣國際化“試水溫”角色,不少由香港開始推行的人幣相關政策及措施僅屬小試牛刀,接下來的十年將會真的“游出去”。
  要數過去十年香港金融業發展的焦點,非人民幣莫屬。香港市民十年前要兌換人民幣,只能到兌換店兌換;十年後,市民已可透過提款機隨時隨地兌換。十年前,市民兌換人民幣的目的很簡單,主要是應付北上消費所需,對人民幣的需求並不強烈;十年後,人民幣已成為港人最受歡迎的投資貨幣,人民幣投資產品供不應求。
  人幣需求只會有增無減
  本港人民幣業務開展十年,香港獲益良多。倪以理指出,“在過去十年,隨著中國‘走出去’、內地企業國際化,香港從中受益不少。當中包括內地企業來港上市、於本港設立分公司、離岸人民幣業務,以及香港貿易中間人的發展等。”有人認為,內地金融改革是這數年走得最慢的範疇。他認為,這是由於有關改革是最敏感及風險最大,人民幣的國際化由QFII及QDII慢慢開始,作不同嘗試。“無疑有關改革每次起步都比想象中慢,但希望未來數年步伐可加快。”他稱。
  人民幣國際化經過十年“試水溫”,發展開始遇到瓶頸,倪以理認為,“接下來的十年將會真正游出去。”他指出,人民幣國際化為國家主要政策之一,步伐很大程度取決於國家的開放進程。但他認為,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未來將會加快,特別在三中全會後,未來人行在整個系統的自由化會同步加快,這對香港來說也是一件好事。
  至於香港未來在人民幣業務上應扮演怎樣的角色,倪以理表示,首先,香港不能“做獨市生意”。“人民幣於不同地區交易,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必須走的一步,若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在新加坡、臺灣、倫敦走得愈快,這些地區的人們持有的人民幣愈多,便需找尋更多投資渠道,香港的基金公司對人民幣的需求會相應提升。”
  實驗見效發展加大加快
  另外,他認為香港港除了多與中央溝通外,亦應做好自己,完善風險系統等方面的配套,“當中央放心的時候,給予本港的人民幣開放額度便會提高。”他留意到,現階段在可控範圍內,內地於香港進行的“實驗”已見到初步成效,發展便可加大加快。他表示,香港應抱著“手頭上有的事情便應處理好”的心態,包括系統、交收各方面的完善,以及游戲規則的訂立,對海外公司的監管等。
  “由於金融業講求效率及規模化,當各方面配套做得好,‘量’一來,做1億生意與10億生意之間,所需投入的資源沒有10倍之大。”他表示,在有關規模效應下,香港的容量是遠高於目前實際操作中的生意。香港應繼續成為內地一個“靠得住”的金融中心,無論定位、營銷,香港均需保持這個水平。
  港人經常討論如何強化香港作為首個離岸人幣中心的地位,有分析認為,長遠人民幣能做到自由兌換後,香港會失去優勢,這未免太妄自菲薄。倪以理表示,屆時香港在人民幣業務的定位必定有所不同,因人民幣國際化後,香港已不是離岸人民幣中心,亦無所謂離岸之分。他又認為,今時今日人民幣業務對香港來說仍屬小部分,不認同香港失去離岸人民幣中心就等同於“玩完”。
  香港金融中心具黏附性
  他指出,香港作為金融中心,人民幣僅為各種貨幣的其中一種,而且為香港帶來不少商機。“本港作為中國第一個國際金融中心,過去累積不少優良傳統,而且金融中心十分sticky(具黏附性),交易、配套不易流走,因此,未來十年本港應儘量吸引更多人來香港stick(黏附),便不怕任何改變。”  (原標題:港離岸人民幣業務逾萬億 人幣國際化“越游越遠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k93zkzb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